走进蒋家坪:绿色茶园里的红色回响

来源: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时间:2024-12-23    阅读:



来源: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贾智奥,杜煜明(文)杨毅程,贺振杰,王晨,杜煜明,邓玉格(图)

时间:2023年7月19日


云环雾绕,茶行如诗。7月17日清晨,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启声志愿服务团队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平利县蒋家坪村的万亩茶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乡村调研,将田野推普大调查、茶文化融视频传播、三农理论宣讲、数字党建沉浸体验、茶文创产业参观为一体,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调查研究科学方法探秘兴农经验、触摸乡土肌理、把握时代脉搏。

“从茶山脚下到观景台,宣讲一次要花30分钟以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后,蒋家坪成为网红打卡地,慕名而来的人日益增多,茶山成了我宣讲的主阵地。” 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蒋家坪村离任老支书罗显平说,“我现在用乡音传递‘党音’,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书面语’变成‘家常话’,讲述蒋家坪人兴茶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


在罗书记的带领下,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启声志愿服务团队的师生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道路,跨过“致富门”,在叠翠的茶丛中,团队成员们仔细聆听罗书记讲述“五级书记”同框的故事,细数着蒋家坪茶山变金山的故事。面对成员们热情的提问,罗书记感慨万分“你们学了很多的书本知识,但只有真正走进茶园中才能了解茶的生长周期、价值规律,才能帮我们闯开致富的路子,帮我们把好茶宣传出去,这就是帮了我们老百姓大忙啦!”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团队成员们从校园出发,步入基层,到高山峻岭、到街头巷尾、到田间地头,将社会调研与赋能新农相结合,在行走里收获,在观察中思考,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着眼总书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指示,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让“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美好理念根植人心。

实践队围绕当地的茶文化、风土人情、农村产业、普通话推广现状、方言使用情况,走进茶田,走到茶农身边展开调研。在与罗书记的交流中,罗书记提到自己是国家级基层宣讲“坛”的一员,启声推普团周老师立即通过“普通话科学发音技巧讲解”纠正了罗书记是宣讲团而非宣讲“坛”。罗书记感激地说道:“只有我把普通话说好,才能讲好我们蒋家坪人的故事,才能把总书记对我们农村的关心和好政策传达出去。”


团队成员在与正在采茶的茶农的交流中了解到,这里的茶农大多是本地人,基本上都能听懂、会说一些普通话。“到我们这里的游客很多,我们说方言他们听不懂,我的孩子们都在大城市工作,我的普通话都是他们回家教我的。” 一位茶农说,“你们这些娃娃的普通话说的真好,我孙子在学校在家现在也都说普通话。”

蒋家坪助农红色直播间内,团队成员注意到几位村民正面对着手机直播讲解当地茶叶的营养价值,茶艺师们伴随着古典优美的音乐和唯美的解说词温具、置茶、冲泡、奉茶。直播结束后,团队成员们对村民们的方音问题进行了现场纠正,“阿姨,咱们一起来区分一下‘n’和‘l’,把平翘舌音读的更清楚一些” “叔叔,富硒茶的硒字应该念一声”……除此之外团队成员还分享了直播软件的使用和直播话术。“这课上得值了!再也不怕观众听不懂,我们助农红色直播间的人气和销量一定能上去。”村民罗平激动地拉着王馨雨同学的手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语言相通。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启声志愿服务团队此次深入基层开展“推普”实情调查、伴随式推普技能+,宣讲了党的三农政策的同时,也为农村产业发展赋能、为新农人的数字乡村梦想助力,为深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贡献了当代老员工的力量。

茶景为媒,处处成景,亮点频频。团队成员们与新华社记者一起将满山的绿意葱茏定格,将当地悠久、多元的茶文化通过vlog出镜报道、短视频拍摄、融合新闻制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融视频传播,让山水风物活起来,让茶香飘出大山,让蒋家坪茶园不仅有“卖点”还有“看点”。

团队成员们把视野放在田野中,把课堂放在大地上,凭借丰富的自媒体运营和直播推广经验,垂直细分,或介绍采茶技巧和制茶工艺,或科普徽派建筑风格,在全方位的融媒传播实践中,以专业之能为中国式乡村现代化进程推进赋能。

团队成员在村委的带领下参观了蒋家坪村党群服务中心、蒋家坪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来老县镇的考察路线,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一条重要指示”,参观了三年来蒋家坪村通过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展览,还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体验了5D数字展馆。该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红色党建+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通过建设直播基地、抓实人才培训、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推动基层党建、产业振兴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

此次调研,大家深入基层一线,近距离观察和感受乡村生活,真正践行“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最美中国乡村故事,用耳朵倾听基层农人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让热血青春在扎根土地的田野沃土中绽放思政之花。